從青年到中老年,心血管會跨越不同的健康狀態,到了一定年紀,心血管健康狀況就在走下坡路。具體可分為3個年齡段:
25-45歲:大多數人處于低風險,生活方式決定著未來風險、生活質量和醫療需求;
45-65歲:開始出現亞臨床疾病,心血管風險總體上為中等水平;
65歲后:心血管事件開始出現,60%-80%的人有亞臨床心血管病,15%發生臨床事件。
應對心血管健康狀況變化進程,各個年齡段各有側重,這些小細節要知道!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建議每周最少有150分鐘有氧運動,如跑步、快走、騎車、游泳等;另外,每周可以抽出2天做下抗阻運動,如卷腹、俯臥撐、深蹲、使用彈力帶或啞鈴等運動。4-12周及以上的有氧運動干預就可以改善血脂、血壓。
飲食上避免“三高”
長期高油、高鹽、高糖飲食,是心血管健康的“殺手”。建議飲食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簡單總結為:
(1)增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
(2)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
(3)推薦豆制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5)推薦適量堅果、奶類;
(6)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保證6-8小時睡眠時長
《中國健康生活方式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指南》指出,一項薈萃分析結果顯示,睡眠時間少于6小時,冠心病和腦卒中發病風險分別增加48%和15%。建議成年人保證6-8小時睡眠,最好每晚23點前入睡,以晨起感覺舒適為宜。
不吸煙,盡量不飲酒
長期大量吸煙、飲酒,會加速血管內皮損傷,促進動脈硬化的發生。越早戒煙越好。
隨著年齡增長,對身體健康的監測非常必要,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將為后期治療提供更多機會。
一般來說,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明顯的老化,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比如,測量血壓,抽血檢查了解血脂、血糖,做心電圖、冠脈CT等。
65歲后,不少人體檢會查出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或斑塊,有些人已確診有冠心病或高血壓等,一直在遵醫囑治療。除了定期體檢、遵醫囑治療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外,這時候有一點格外重要,就是要防止意外發生。
正值冬季,10月底到次年2月天氣最冷時也是血管的危險時刻。室內外的溫差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者擴張,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因此,出門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頸部,可佩戴圍脖和帽子。
心臟病發作的常見癥狀有胸中部疼痛或不適感;手臂、左肩、肘部、頜部或背部疼痛或不舒服。此外,可能有發紺、呼吸困難或氣短、心悸、無力、水腫;上腹不適或脹痛、惡心或嘔吐;頭痛、頭暈或暈厥;出冷汗、面色蒼白;咳嗽、聲音嘶啞等。女性更易發生氣促、惡心、嘔吐,以及背部或頜部疼痛。
發生心梗要牢記兩個“120”,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心肌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