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病率逐年上升,年輕化趨勢愈加顯現。據統計,高尿酸血癥病人數量高達1.2億,痛風患者也有1700萬。而臨床上,十幾歲的青少年血尿酸高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痛風是遺傳和(或)獲得性原因引起嘌呤代謝紊亂,使尿酸產生過多及(或)尿酸排泄減少所引起的一組疾病,比如關節炎、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等。痛風發病的前提條件就是體內存在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水平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在關節、組織沉積結晶引起痛風癥狀。大約有5-12%的高尿酸血癥最終會發展為痛風。

痛風好發于40歲以上,在男女中的發病比例為20:1,由此可見痛風更青睞于男人。深究其原因,主要是與男女體內激素不同有關。雄激素可使細胞器的磷脂膜對尿酸鹽結晶有易感性而引起細胞反應。雌激素不僅可以促進腎臟排尿酸,還可以使細胞器的磷脂膜抵抗尿酸鈉結晶的沉淀。所以,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預防痛風。很多年輕人平時沒有癥狀,往往在體檢中突然發現尿酸高。不要以為高尿酸血癥沒有癥狀,就不當一回事。但其實,高尿酸的危害是潛在的、持續性的。當血尿酸升高,尿酸鹽如果沉積于關節,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導致關節腫痛;如果沉積于腎臟,可以引起痛風性腎病、尿酸解釋,導致尿毒癥;如果沉積于血管壁,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導致冠心病、高血壓。“目前已知,高嘌呤飲食、喝酒過量、運動過度等不良習慣,以及過度疲勞、受涼感冒、關節外傷等都是誘發痛風的高危因素。”預防痛風首先要在生活中避免這些行為。其次,多喝水。喝水太少,容易出現腎臟損害。正常人建議每天飲水2000ml以上,使每天排尿2000ml左右,有利于尿酸的排泄。選擇堿性礦泉水更有利于尿酸的排泄。第三,增加無氧運動,如球類運動、游泳、健走,但要避免過度激烈,同時注意在運動中及時補充水分。第四,多吃堿性食物。堿性食物是體內代謝后生成堿性物質的食物,主要是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但不要吃果糖含量高的水果。有家族史的痛風患者應及早改變飲食習慣。第五,減少高嘌呤飲食。飲食以牛奶、雞蛋為主,瘦肉、禽肉煮沸后去湯食用,不要吃燉肉,均對高尿酸血癥的控制有幫助。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規律從高到低為:內臟>肉、魚>干豆、堅果>葉菜>谷類>淀粉類、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