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jié),感冒多發(fā),咽喉腫痛的情況也很多見。出現(xiàn)這類問題,我們應(yīng)該吃點什么好呢?
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故字從利。其長成于金秋,花實皆白,得西方陰氣最厚,味甘微酸,氣寒無毒,其功甘涼潤肺,消痰降火,養(yǎng)陰潤喉。在中醫(yī)古籍中,甘露飲古方甚多,雖藥味不同,但皆奏養(yǎng)陰清熱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甘露飲主上焦熱盛、牙宣口氣、齒齦腫爛、口舌生瘡。《傷寒大白》甘露飲主三陽熱毒上沖之咽喉痛。從功效上看,二者相似之處頗多,且食梨常可使熱毒清,神思爽,如飲甘露、沐醴泉,故王孟英稱梨為“天生甘露飲”。不少朋友都知道梨能生津潤肺,卻不知道生吃熟吃有不同的功效,適合不同的癥狀和人群,需要加以區(qū)分。生梨是一種寒涼的水果,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對于治療秋冬季節(jié)常見的咽喉干、癢、痛、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癥狀,生梨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生吃梨必須細(xì)嚼慢咽才能更好地被消化吸收,起到應(yīng)有的效果。若是平素脾胃虛弱,卻感受了燥熱之邪,出現(xiàn)氣陰不足者,則可把梨子燉煮成湯、或者隔水蒸熟后食用,梨子的寒性就會有所下降。梨子蒸熟以后有滋陰潤肺止咳的功效,適宜因秋燥而出現(xiàn)咽癢、干咳、聲嘶癥狀,以及平素口干咽干、眼目干澀、皮膚干燥又不耐寒涼者。1.把雪梨從上1/3處切開,掏出梨心,用筷子在梨肉扎一些小孔,放入花椒,加適量清水,蓋回梨的上部。2.把雪梨放入到燉盅里,罐內(nèi)加水沒過梨,隔水慢燉1小時,挑去花椒,吃梨喝湯。小貼士:花椒的量可憑個人情況加減,如平素易上火的朋友,花椒可酌情減量至10粒;體質(zhì)虛寒的朋友,花椒可加至20粒。如果喝了感覺有點嗓子發(fā)緊,說明花椒放多了,再加一個梨和適量的水再煮一下,把花椒味沖淡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