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長時間呆在溫暖的空調間里,不少人會感到口干舌燥、胸悶頭暈,甚至誘發尿路感染。暖意融融的環境讓人卸下“凍防”的同時,卻很可能讓“暖氣病”趁虛而入。
醫學上所說的“暖氣病”,指的是因冬季室內暖氣開放、門窗緊閉導致空氣流通不暢、干燥,從而引起居民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居民生活在相對濕度為50%— 60%的環境里最感舒適,導致“暖氣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氣干燥。隨著供暖季的開始,大部分用暖戶的室內空氣濕度降到了40%以下。在暖氣房中,人體水分會快速丟失,這也是很多人早晨起床之后會感覺咽部干疼、嘴唇起皮的主要原因。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通常,室溫18℃至24℃之間最適宜,濕度50%至60%為宜。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于半小時。除了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葉面蒸騰水分比較多的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比如綠蘿、吊蘭等。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同時還有吸附空氣當中有害氣體的作用。冬季以動治“凍”,也可減少“暖氣病”的發生。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一般可慢跑、騎自行車等,冬季活動量不宜過大,適量運動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冷熱交替引起感冒。同時,要注意多曬太陽,盡量避免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易怒、抑郁等狀態。冬季多喝水也可防止體內水分散失,人們每天需要飲用1.5至2升水,才能在暖氣條件下不缺水。用暖戶應注意多吃水果,攝入具有溫熱性質的食物。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蕃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