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忘性大?警惕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阿爾茲海默癥
文章出處:admin
人氣:93
發表時間:2022-04-15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干什么……在網絡上紅極一時的“靈魂三問”,如果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那可要小心,當心阿爾茲海默癥,俗稱“老年癡呆”的發生。
很多人常認為人老了,常忘事、算錯賬是“老糊涂”的正常現象,實際上這些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前期癥狀。阿爾茨海默病并非自然衰老的結果,而是由于神經退行性病變、腦血管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癥候群,是病人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出現持久的全面的智能減退。
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近期的記憶,甚至剛剛發生的事情都想不起來,“丟三落四”“說完就忘”更是常見。此外,還可能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及行為笨拙、判斷力差等。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深入,阿爾茲海默癥將不再是件稀奇事,人們會發現身邊老年癡呆的人越來越多,罹患老年癡呆會逐步喪失記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造成很大影響,也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5500萬癡呆癥患者,其中60%至70%為阿爾茲海默癥患者,而且這項數據正在持續快速增長。由于容易導致其他疾病和意外事故,近10年來,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死亡率呈上升趨勢,成為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癥之后,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也因其不易被發現,成為了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阿爾茲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AD)是發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臨床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能、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早發型AD發生在65歲之前,最常出現在約40或50歲的時候,但有些也從30多歲開始。阿爾茨海默癥目前還沒有治愈的方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可延緩疾病的進展,對患者、家庭和整個社會都至關重要。
如果出現上述一種或多種癥狀,應該盡快去醫院就診,如果確診是阿爾茲海默癥,盡早開始治療有助于控制癥狀并減緩病情的進展。預防阿爾茲海默癥,應該避免這些不良習慣:①長期飽食;②輕視早餐;③甜食過量;④長期吸煙;⑤貪杯不止;⑥睡眠不足;⑦少言寡語;⑧空氣污濁;⑨蒙頭睡覺;⑩不愿動腦。▲保證充足的睡眠。建議晚上10~11點前應上床睡覺,每天保證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合理飲食保護大腦。生活中們應盡量避免攝入防腐劑和人造色素,多吃抗氧化食品,并確保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堅持規律鍛煉。建議每周至少3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如慢跑、快步走等。▲多曬太陽。維生素D可提高大腦靈活度,增強記憶力。▲傾訴交流。交流會使大腦語言中樞興奮,多花些時間和老友、家人聊聊天、喝喝茶,增加親密感。早發現才能早治療,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家人要注意觀察老年人的行為舉止,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帶老年人檢查治療,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有助于抑制老年癡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