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步行是最簡便易行的有氧運動,被譽為“心臟健康之路”。
真正的健步走,是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的一種“中等強度”運動。在健步走過程中,人體的******心率應控制在(180-年齡-10)~(180-年齡)之間(即MAF180訓練法)。如果您50歲,心率就應控制在120~130之間,可以戴個運動手環來監測心率。建議每次健步走30分鐘左右,達到微微氣喘、心跳加快,但還能說話交流的狀態就可以了。健走前最好進行熱身運動。以平時步行的速度先走5~15分鐘,這樣能夠讓身體“熱起來”,同時還能對關節、肌肉進行一些拉伸,避免運動損傷。健走結束后,請逐漸減速步行,持續20分鐘左右,可以促進和恢復肌肉緊張度,使整個身體回到常態,同時也能避免第二天的肌肉酸痛。選擇熟悉的街道或公園,塑膠步道、柏油路、草地或山野步道等均可。塑膠步道具有彈性,對膝關節的反沖力較小,且沒有車輛,更加安全,是健步走的理想場地。選擇適宜的運動鞋,鞋底要有一定的穩固性,不宜太柔軟。鞋子要有一定的“流暢性”,可以有效緩解踝關節和足底筋膜的疼痛。還要有良好的緩沖性,可以解決走路導致的腰疼問題。另外,健步走與登山等戶外運動不同,鞋子還是以輕便的為好。健步走的基本要領有16個字:身體直立、曲臂擺動、中軸扭轉、合理步幅。- 身體直立:指頭頂百會穴上提,保持耳朵、肩峰、股骨大轉子在一條直線上。簡單點說,就是在自然行走的基礎上,抬頭挺胸、腰背挺直、頸肩放松、輕輕收腹、下頜微微內收、雙眼平視前方。
- 曲臂擺動:雙手放松如握空拳,肘部自然彎曲90°;雙臂以肩為軸,前后自然擺動;擺動手向上擺時不超過肩,向下擺動時不超過腰部。
- 中軸扭轉:伴隨著擺臂,軀干以身體中線為軸自然扭轉。
- 合理步幅:邁步時腳后跟先著地,逐步過渡到腳尖;腳尖朝前,大腿肌群主動發力帶動小腿跟上。比如:身高1.6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2厘米;身高1.7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7厘米。